七大区域无一幸免、全面下滑,2017年水冷螺杆机的市场成绩看上去让人有些“心寒”,这个数字在2017年中国中央空调市场中也显得格外抢眼。同时,近两年冷水机整体市场的持续低迷,水冷螺杆机自然“功不可没”。
造成水冷螺杆机承压的原因有很多,整体市场不景气、其他产品的挤压,当然也离不开水冷螺杆机产品自身的产品属性。作为目前中央空调市场上技术较为成熟的产品之一,随着涡旋机组不断向大容量发展,同时离心机不断向小容量发展,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侵占了水冷螺杆机组的生存空间。此外,冷水机产品近年来整体的下滑也对水冷螺杆机产品的发展带来了冲击,由于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尽管工程项目有所增加,但与前几年市场增速相比不可同日而语,相比于冷水机组,氟系统机组特别是多联机在市场上的强势给水冷螺杆机组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即便是制造企业本身,对水冷螺杆机产品的热情在近两年也在不断下降。就目前中央空调企业来说,更多的企业不是把资源投入到对离心机产品的研发上,就是忙于多联机产品的研发和推广,虽然部分企业也在不时地推出水冷螺杆机产品,但与离心机和多联机的炙手可热相比,水冷螺杆机则显得颇为落寞。这点从2017年的中国制冷展上就可见端倪,在多联机、离心机产品大行其道的同时,水冷螺杆机产品已经难觅踪迹,中央空调企业对水冷螺杆机产品的投入力度可见一斑。与此同时,水冷螺杆机产品的准入门槛较低也加剧了水冷螺杆机市场的竞争,低价中标现象在最近几年屡屡出现在水冷螺杆机组产品上,其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导致无论是制造企业还是渠道经销商都不愿意花更多的精力去营销这个产品。
而在水冷螺杆机的技术发展趋势方面,其实整个行业在近两年并没有太多的亮点,无论是欧美系品牌还是民族品牌,几乎还是围绕着变频化在做着努力。此外,随着降膜式、满液式等技术在水冷螺杆机组上的成熟应用,目前这两大技术已经成为了大部分制造企业水冷螺杆机组的标配。值得一提的是,近两年,以格力、天加、盾安、国祥为代表的民族品牌在水冷螺杆机市场的表现可圈可点。
不过,作为一个成熟且历史悠久的产品,无论是技术还是市场,水冷螺杆机依旧还有发展空间。单从生产企业 3.3.6数量来看,有能力生产水冷螺杆机组产品的厂家依旧数不胜数,市场竞争依然激烈,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水冷螺杆机市场本身所蕴藏的巨大体量依旧不容忽视。而事实上,尽管2017年的水冷螺杆机市场依旧下滑,但是从体量上来看,水冷螺杆机市场规模几乎还与离心机、模块机等产品在一个量级上。
延续近两年报告的惯例,水地源热泵市场还是纳入水冷螺杆机市场一起研究。2017年度水地源热泵市场的再次下滑似乎本来就在大多数人的意料之中,不过接近25%的下滑速度还是让人有些意外,水地源热泵市场的衰败,或者说理性回归,从数据上来看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
从2017年的市场反馈来看,曾经水地源热泵专业制造企业的情况都不是十分乐观,大部分地方政府补贴政策的不明朗,以及对地下水的限制等政策性因素对于水地源热泵的整体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同时,随着这个市场发展的愈发理性,大多数综合性冷水机制造企业对于这个产品的态度也在悄悄地发生着改变,绝大部分专业型企业已经转型,并将常规产品引入到产品线之中。其中,克莱门特在水地源热泵市场依然优势明显,样板林立。
曾经红极一时的水地源热泵市场,如今早已回归平淡。当初风风火火涌入市场的品牌潮也已逐渐褪去了大半。其实,在绿色建筑领域,水地源热泵技术依然非常具有代表性,它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是实现节能减排的一种有效方式,而这并不会随着大潮的褪去而落幕。此外,随着国家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促进北方采暖地区燃煤减量替代的通知》,对于水地源热泵未来的发展也将是一大利好。
实际上,对于专业的水地源热泵制造企业而言,虽然水地源热泵产品因受政策等各方面影响发展受阻,但是凭借多年来对水地源热泵市场的精心耕耘,随着市场逐步向成熟的方向转变,大部分工程商的专业度以及国标的规范度越来越强,水地源市场份额将会维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并保持稳定的发展。更为关键的是,不管是综合性冷水机品牌,还是曾经的专业水地源热泵品牌,几乎没有哪个品牌完全放弃了这个产品,水地源热泵这个产品依旧是它们自身产品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