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 » 正文

格力智能装备引领中国智能制造雄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1-08  浏览次数:1463

 

图为工博会格力展馆   

11月7日至11日,2017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工博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盛大召开。工博会是以装备制造业为展示交易主体的国际工业展,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等共同主办。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规模和水平的国际工业品牌展,本届工博会以“创新、智能、绿色”为主题,以展示、推广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线,凸显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制造强国战略。在这次展会上,格力智能装备再度精彩亮相。

图为工博会现场,格力码垛机器人正在进行码垛项目  

其实,早在第三届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展会活动上,格力智能装备就已经陆续亮相,且受到高度关注。以不断推陈出新的格力工业机器人为例,目前格力已开发垂直多关节机器人、水平多关节机器人、并联机器人共3大产品系列,完成工业机器人系列化开发共11款,另有3款正在开发中。具有格力特色及风格的格力工业机器人,可定制开发夹具和辅助设备等,实现客户订制化的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大型自动化生产线解决方案,现已广泛应用于点焊、弧焊、激光焊、雕刻、分拣、装配、搬运、码垛、涂胶、包装、机器人教学等领域。

“外界都知道格力是做空调的,但你走进公司再一看,它已经变成一个装备制造公司。”2016年7月,董明珠宣布格力开始多元化转型,正式进军智能装备领域。如今,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格力精工制造的先进智能装备产品,充分证明了格力行业领跑者的“智”造实力。

图为格力异形插件机  

截止目前,格力智能装备公司产品覆盖了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伺服机械手、智能仓储装备、智能检测、换热器专用机床设备、无人自动化生产线体等10多个领域,超百种规格产品,累计产出自动化装备5500余台套,累计产值超过20亿元。

与很多机器人企业并购或模仿不同,格力智能装备从始至终走的都是一条自主研发之路。工业机器人几大关键零部件中的控制器、伺服电机和减速器等,都是格力自主研发和生产。从空调领域到机器人领域,从硬件到数控系统,格力打通全部环节,实现自主研发和自有知识产权。而通过这种自主研发和技术攻关,格力在很短时间内就实现了智能装备技术和产能的快速提升。这也为中国制造业在全球智能装备领域弯道超车抢占了先机。

图为格力投篮机器人  


图为格力弹琴机器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打造先进制造业的新动能,智能制造是重要的突破口。

新工业时代,智能制造是标志性符号。以高新技术为引领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处于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环节,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引擎。要升级中国制造,装备制造升级是必经之路。产品是装备做出来的,要有好产品就必须有好装备。对制造企业而言,生产线上的核心技术和智能化更为重要。“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造”,必须要通过技术革新和设备更新来加快实现。《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提出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并将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作为大力推动突破发展的十个重点领域之一。

从空调的技术优势出发,开辟智能装备新跑道,这是格力的成长需要,也是中国制造的必然选择。“精工品质,格力创造”,作为格力电器旗下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15年9月的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坚持自主研发、精益制造。正如董明珠所言,格力机器人的精彩亮相,最大的亮点是格力创造了自己的核心技术。格力在智能装备领域的前瞻布局和精准卡位,为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格力智慧和格力方案。

图为格力的钻工中心与机床等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加快传统制造工业向现代智能制造转变,需要一大批制造企业从产品末端走到设备前端,为驱动这场制造升级提供强大动能,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制造业生态系统贡献更多力量。今天,智能制造为中国制造重振雄风打开了窗口。格力经验告诉中国制造企业,坚守工匠精神,坚守自主创新,以更加自信、更加开放的姿态,埋头深耕,砥砺奋进,就一定能共创发展新时代,共享发展新成就。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鲁ICP备16034181号-2